1. “土里捂”苗情怎样做好镇压措施更有效
土里捂小麦春季出苗前至长出1叶期一般不宜镇压,以免损伤幼芽幼苗,若表土严重干旱或坷垃太多,只能在日均温回升到3℃时小水灌溉或喷灌,湿润表土促进出苗;若表土板结,只能浅锄轻划,破除板结,促进出苗。待到长出3叶时,可适当镇压,提墒保墒。
2. 三类苗如何进行肥水管理,当前如何浇水
早春墒情适宜,不宜过早浇水,以免降低地温、影响土壤通透性,延缓麦苗返青生长。对冬前已浇冬水的麦田,主要做好返青期中耕划锄,增温保墒,破除板结、改善土壤通透条件、促进根系生长,增加早春分蘖,构建合理群体,增加成穗数;对冬前未浇冬水干旱缺墒麦田,于土壤解冻化通后,立即抢浇“救命水”,浇水量要小,与底墒接上即可,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~7.5公斤,配施适量磷酸二铵和芸苔素内酯,以促进次生根生长,增加分蘖保成穗。待墒情适宜时中耕划锄,促进生长,避免返青(早)期浇水,使地温回升缓慢,不利于麦苗早发快长。同时,在小麦拔节期前,根据墒情变化,进行第二次追肥浇水,亩施尿素7.5~10公斤,提高成穗率,促进小花发育,增加穗粒数。
3. 病虫草害的预防与防治技术指导
返青拔节期以纹枯病、茎基腐病、全蚀病、根腐病、白粉病、蚜虫、麦蜘蛛为防治重点,加强监测预报,做到适期用药,科学精准防控。对小麦纹枯病、茎基腐病等根茎部病害进行早期控制,并注意防治蚜虫、麦蜘蛛,压低虫源基数。小麦条锈病全面落实“带药侦查、打点保面”防控策略,采取“发现一点、防治一片”的预防措施,及时控制发病中心,延缓病害扩展蔓延;当田间条锈病平均病叶率达到0.5~1%时,白粉病病叶率达到10%时,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,防止病害流行危害。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10%时,选用井冈霉素、噻呋酰胺、三唑类等杀菌剂喷施麦苗茎基部,每7~10天喷药一次,根据病情连喷2~3次。红蜘蛛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200头或每株有螨6头时,可选用阿维菌素、联苯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。对于未经种子处理的麦田,返青后地下害虫为害死苗率达10%时,可结合锄地用辛硫磷加细土(1:200)配成毒土撒施,先撒施后锄地防效更好。
返青期是春季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,早春气温波动大,喷药要避开“倒春寒”天气,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在6℃以上,日最低温不能低于0℃,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℃。根据麦田杂草群落结构,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,可使用双氟磺草胺、唑草酮、氯氟吡氧乙酸等单剂或混剂;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,可用氟唑磺隆、甲基二磺隆、精噁唑禾草灵等单剂或混剂;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麦田,可选用以上药剂的混合制剂,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,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。
注意事项: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、甲磺隆等药剂;甲基二磺隆要保证喷药前后2天没有雨雪和霜冻天气;喷药时要做到三不喷,即有露水不喷,阴雨天不喷,风大不喷,喷雾时要喷细、喷匀,防止漏喷、重喷,防治漂移,浇返青水后或者雨后土壤水分充足时喷雾除草效果最佳,土壤干燥时可以适当加大用水量。对于晚播麦田可以适当推迟喷药时间,但不得晚于拔节期。
4. 倒春寒防治技术的具体方法
起身拔节阶段的“倒春寒”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。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主动做好预案。对土壤松暄麦田,要及早镇压,防止冷空气顺土壤裂隙侵入;对旺长麦田,要镇压、中耕相结合或喷施多效唑、矮壮素等化学调节剂控旺促壮,增强抗逆能力。预防早春冻害宜在降温前灌水,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,减轻降温对麦田的影响。冻害发生后,及时调查受冻程度,及早浇水追肥,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,配合喷施氨基酸叶面肥、腐植酸叶面肥或叶面喷施细胞膜稳态剂、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,促进小蘖赶大蘖、大蘖多成穗,降低亩穗数和穗粒数的下降幅度,减轻灾害影响。